

比特币的价格走势再次激发了分析师的乐观情绪。渣打银行预测,到2025年第三季度末,这种加密货币的价格可能达到13.5万美元,到年底可能飙升至20万美元。渣打银行全球数字资产研究主管杰夫·肯德里克(Geoff Kendrick)将此预测归因于机构需求激增、创纪录的资金流入等因素。
ETF 以及减半后市场格局的转变。这些因素,加上宏观经济的利好,颠覆了历史价格模式,预示着比特币与全球市场互动方式的结构性转变。这种看涨前景的催化剂是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前所未有的采用,这主要得益于美国现货ETF。自2024年初获批以来,这些基金已吸引了580亿美元的净流入,仅2025年就吸引了230亿美元的净流入。肯德里克指出,ETF目前已成为比特币价格走势的主导力量,2025年第二季度,机构买家购买了24.5万枚比特币。这一需求已经超过了黄金等传统避险资产,同期比特币ETF的流入量超过69亿美元。该行预计,到年底,比特币ETF的流入量将增加200亿美元,这可能支撑其20万美元的目标。
2024年4月的减半事件通常会引发18个月的减半后修正,但此次减半也偏离了历史常态。比特币出乎意料地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打破了以往减半后价格疲软的模式。肯德里克认为,当前的周期正在被机构参与重塑,这使得长期持有行为正常化,并降低了散户驱动的波动性。这种转变体现在比特币与美国国债期限溢价(一项反映市场对政府风险认知的指标)日益增强的相关性上。在2018-2019年政府关门期间,比特币基本未受影响,但其近期价格走势反映了期限溢价的波动,表明其已成为一种宏观经济对冲工具。
季节性趋势进一步支撑了看涨观点。十月,又被称为“上涨十月”,历史上比特币在第四季度通常会上涨,而加密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改善和滑点减少也强化了这一趋势。Myriad 等平台上的预测市场显示出日益增长的信心,49% 的用户预计比特币到 10 月 15 日将保持在 12 万美元以上,高于两周前的 20%。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成熟,包括托管基础设施的进步和监管的清晰度(例如美国针对稳定币的《天才法案》(GENIUS Act)),进一步增强了这一势头。这些发展可能吸引新的投资者,但也凸显了该资产与传统金融的日益融合。
然而,迈向15万美元的道路并非没有风险。分析师警告称,宏观经济冲击——例如通胀飙升、关税上调或政府关门——可能会扭转风险情绪,从而逆转比特币的涨势。股市的大幅回调或早期ETF投资者的获利回吐也可能阻碍比特币的涨势。尽管面临这些不利因素,渣打银行仍然相信,机构需求和供应限制将减轻下行风险。该行的分析凸显了一个更广泛的趋势:比特币正从投机性资产转变为类似于数字黄金的战略储备。
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也使投资者群体更加多元化,目前已有超过180家公司将比特币作为其资产的一部分持有。像微策略和特斯拉这样的公司已经为比特币配置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将其视为对冲通胀和保值工具。这种企业级的采用,加上ETF驱动的资金流入,形成了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需求超过供应。随着矿工因减产后产量下降而减少销售,稀缺性论调愈演愈烈,进一步支撑了价格上涨。
虽然20万美元的目标看似雄心勃勃,但数据表明比特币的长期基本面强劲。有限的供应、日益增强的机构合法性以及宏观经济效用,使其在低收益环境下的表现优于传统资产。然而,投资者必须保持谨慎,因为市场固有的波动性和监管不确定性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阻力。目前,种种迹象表明,比特币将迎来历史性的一年,未来几个月可能会考验其看涨叙事的韧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